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Homework 8 – 機智問答

Question 1 -隱藏術 Part I




「願 君多諒知識淺,

    選 題未答繳白卷,

    愛 莫能助實有愧,

    情 願送詩供君覽。」



Ans:

開頭第一個字全部合起來,是「願選愛情」。







Question 2 - 隱藏術Part II



「天上白鵝飛去鳥,西夏美女長得好。

    禾苗生在太陽上,一片枯黃因火烤。」



Ans:

每句代表一個字。天上白鵝飛去鳥,就剩下我字。西夏美女長得好,西加女是要字。禾苗生在太陽上,太陽即日,成一個香字。一片枯黃因火烤,火加因即烟,也配合用火點燃(烤)吸食後的情形。全句即是「我要香烟」。







Question 3 - A與B哪個顏色較深?



Ans:

一樣深,因為b被圓柱體的陰影蓋過,乍看下會以為b較深,但實際上是依樣深。







Question 4 – 圖中有幾隻海豚?



Ans:

7隻。





Question 5 – 圖中有幾個頭像?



Ans:

9個。

#1 最大的臉---老人頭

#2 老人頭上戴帽子的老人臉

#3 老人頭上抱孩子的女人臉

#4 老人頭上的嬰兒臉

#5 拱門右邊弧形與大柱子連接處的女人右側臉(由拱門右牆上矗立的半個短立柱裝飾勾勒出側面輪廓)

#6 拱門左邊弧形與大柱子連接處與#5位置對稱的左側臉

#7 以站著隻鳥的立柱為對稱軸,與#6對稱的右側臉(同理,以鳥下面的短立柱勾出側面輪廓)

#8 從#7往左看空白天空中的一張正面臉(沒有輪廓,只有雙眼和嘴唇)

#9 最容易被忽略的臉---鳥昂起的頭頸右邊有另一隻在遠處飛翔的鳥的影像,那是#9----左側面臉---的眼睛;鳥腳與下方的短立柱頂端的小圓球構成的三角形是#9的鼻子;短立柱右側從頂端圓球到葫蘆形鼓起的部分勾勒出#9的嘴唇與下巴的輪廓。#9位於#6上方,#6與#9的側影在同一線條上。







Question 6 – 下圖人物的旋轉方向為?



Ans:

沒有標準答案,可以看成順時針;也可以看成逆時針。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Homework 7 -資訊安全名詞解釋

(1) 阻斷服務攻擊(Denial of Service)


係對特定的遠端主機服務,傳送大量或特殊的網路封包,造成遠端主機資源耗盡或服務中止的狀況。





(2)網路釣魚(Phishing)

為竊取個人身分資訊(最終目的為竊取金錢)意圖所進行之任何透過電話、電子郵件、即時通訊 (IM) 或傳真嘗試取得您個人身分資訊的行為。這些網路釣魚行為大部分皆會以合法的目的做掩飾;也就是說,它們乍看之下合法,實際上卻是由不法的企業組織所為。典型的電子網路釣魚攻擊包含兩種元件:幾可亂真的電子郵件和詐騙網頁。這讓網路釣魚成為特別難以察覺對付的危險犯罪行為,因為犯罪者善於將其用來誘騙受害者,使他們認同其合法性。採用 HTML 格式的電子郵件通常包含公司標誌、色彩、圖形、字型樣式和其他網頁素材,且主旨通常為帳戶問題、帳戶驗證、安全性升級,及新產品或服務贈送等。這些電子郵件中的 Web 連結大都具有複製自合法網站的外觀,使詐騙行為幾乎無法被偵測出來。

網址嫁接類似網路釣魚。但是網址嫁接不會直接騙取個人或企業資訊,而是挾持合法的網站,如﹝"www.mybank.com"),然後透過網域名稱伺服器 (DNS) 將網站重新導向到看似與原始網站無異的錯誤 IP 位址。這些假冒的網站會透過圖形使用者介面來收集受到保護的資訊,使用者根本不會發現有異樣。因為要進行網址嫁接必須具備非常高超的技術,再加上 DNS 非常難操控,所以網址嫁接遠比網路釣魚少見。不過,網址嫁接在不久的將來還是有可能成為不小的威脅。





(3)僵屍病毒(Zombie)

像蟲爬行鑽漏洞

BotNet病毒與木馬程式的使用方式相仿,但木馬只會攻擊特定目標,較不會藉 由被植入木馬的電腦主機,再去攻擊其他電腦。

反觀BotNet不但會攻擊其他電腦,而且它具有「蟲」的特性,會慢慢在網路空間中「爬行」,一遇到有漏洞的電腦主機,就自行展開攻擊。





(4)瀏覽器遭綁架(Browser Hijacking)

屬於流氓軟體的一種,會主動攻擊使用者瀏覽器,入侵後會改變電腦原先設定好的功能,讓使用者無法正常打開原先設定好的瀏覽器首頁業面,反而開啟了入侵者竄改後的不明網頁,強制要求使用者使用其設定的頁面。此類軟體多半是未經使用者許可的情形下植入。





(5)木馬程式(Trojan Horses)

木馬不會自行複製或感染, 木馬程式具有隱蔽、自動啟動、欺騙、自我恢復、破壞、傳輸資料的行為特徵,並透過偽裝以吸引用戶下載執行或安裝, 啟動後會執行像是開啟後門之類的惡意行為,讓使用者系統處在於無防備的狀態,導致該系統被利用或被當作跳板,並可能作為其它攻擊的前導。





(6)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

保護多媒體內容免於受到未經授權播放和複製的一種技術。它可為內容擁有者保護其視訊、音樂或其他資料免於非法複製和使用。DRM技術透過對數位內容進行加密,以及附加符合播放數位內容的使用規則,而對數位內容進行保護。使用規則一般可以防止內容被複製或限制內容的播放次數。





(7) 字典攻擊法(Dictionary Attack)

使用於密碼破解程序,也就是駭客會準備一些常用的字集,先猜這些密碼,而大幅縮短破解密碼的時間。





(8) 視覺密碼學(Visual Cryptography)

視覺密碼是一種依靠人眼解密的一種秘密分享方法,在無法使用電腦解密的情況下,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大部分的視覺密碼方法由於像素擴展的關係,所以產生的分享影像大小會比原來的機密影像大上許多倍,尤其是應用在灰階和彩色影像上,其擴展的倍數更是驚人。





(9) 隱藏術(Steganography)

是文字暗藏的消息藝術和科學,在這種情況下沒人除發令者和預期的接收人之外甚而體會那裡 是 一則暗藏的消息。 相反, 密碼學 遮暗消息的意思,但它不隱瞞那裡的事實 是 一則消息。 今天,期限steganography在電腦文件之內包括數字信息的隱含。 例如,發令者在字母表也許開始以一個普通看的圖像文件,然後調整每個100th映像點的顏色不折不扣對應 -- 變動很微妙活躍地不尋找它的人是不太可能注意它。





(10) 數位浮水印(Digital Watermark)

是一種保護數位媒體著作權的機制。透過將可鑑定版權的標記(密碼、文字或Logo)隱藏至被保護的資料中,使數位資料被下載使用時,仍保有這些標記。將來若發生版權爭議,誰能夠自影像中取出有效標記,誰就是合法擁有者。

因此,為了證明某項數位資料的全部或一部份,確實為原創者所創作或屬於合法擁有者,原始作法就是將原創者或合法擁有者的電子簽章 (Digital Signature),放進該數位資料裡。

這裡所指的電子簽章,就是所謂的數位浮水印 (Digital Watermark),用以和一般文字檔案的電子簽章區別。數位浮水印通常用於影像(Image)、聲音(Audio)、視訊(Video)等資料中。

Homework 6 – 電子商務網站介紹

(1)B2B


【金店王】

http://www.goldenshop.com.tw/EC_11_P01.shtm




(2)B2C

【payeasy】

http://store.payeasy.com.tw/Default.aspx




(3)C2B

【AHHA團購網】

http://ahha.com.tw/




(4)C2C

【無名小站】

http://www.wretch.cc/

Homework 5 –手機功能比一比






 
˙產品介紹:
Toshiba 在 2009 MWC 會展之前發表 TG01 手機,震撼 Windows Mobile 手機市場,因為它採用了 Qualcomm 最新的 Snapdragon 處理器平台,CPU 的運作頻率高達 1 GHz,遠高過上一代 MSM7201A 的 528 MHz,甚至還比 ASUS P565 的 800 MHz 還高,是手機跨入 GHz 時代的里程碑。這顆新的 Snapdragon 處理器具有動態調整速度機制,因此可有效節省電源,據 Toshiba 與 Qualcomm 聲稱,手機可以一整天使用不需充電。至於記憶體部分,手機內建 512 MB 記憶體與 256 MB RAM,但它同樣可以利用 microSD 擴充至最大 32 GB 的容量。

超大觸控螢幕、超薄機身

除了 CPU 之外,TG01 還有幾個第一,首先是它的機身厚度只有 9.9 mm,看上去就如同 Apple iPod Touch 一樣,晉升為最薄的 Windows Mobile 6.5 機種;而 TG01 同樣也是一款全觸控手機,觸控螢幕高達 4.1 吋,解析度為 480 x 800 寬螢幕,不論是尺寸或是精細度都是業界最高,拿來看影片更有臨場感。這個螢幕還支援許多 Toshiba REGZA HDTV 的技術,像是顏色調整、自動 gamma 值補正、自動背光亮度調整等等,來頭不小

另外,由於螢幕大的關係,TG01 並沒有設計很多硬體按鍵,連接聽與掛斷鍵都做在軟體介面上;不過 Toshiba 也針對 TG01 設計了一個 3D 的待機畫面,可以利用手指滑動方式操作,順暢度相當高。

規格高度完整

TG01 的硬體規格十分完整,內建 802.11b/g WLAN 無線網路模組、支援藍牙 A2DP、內建 GPS 模組,並可利用 AGPS 方式加速定位時間;此外手機也支援 3G / HSDPA / HSUPA 方式連線網路,並具備一個 320 萬畫素相機,支援自動對焦和長時間錄影。不僅如此,TG01 同樣內建感應器,可以自動感應方位旋轉螢幕,同時也支援搖動控制手機,可利用搖晃的方式接聽、掛斷電話,或是回到待機畫面。



˙重點功能:

‧Toshiba Touch 介面

‧GSM 850/900/1800/1900,UMTS 2100

‧HSDPA 7.2 Mbps,HSUPA 2 Mbps

‧WLAN 802.11 b/g 無線網路

‧Windows Mobile 6.5 Professional 作業系統

‧256 MB RAM / 512 MB ROM

‧Qualcomm Snapdragon QSD8250, 1 GHz 處理器

‧240 分鐘通話 (3G)、200 小時待機 (3G)

‧內建 GPS,支援 A-GPS

‧4.1 吋 800 x 480 pixels TFT,觸控、手寫

‧REGZA TV 顯示技術

‧320 萬畫素相機,自動對焦

‧MP3、WMA、AAC、eAAC、eAAC+ 音樂

‧H.263、H.264、WMV、MPEG4 影片

‧Mobile IE 6 網路瀏覽器

‧SMS、MMS、Email、Microsoft Direct push mail

‧Java MIDP 2.0

‧方向感應器,螢幕自動轉向、體感操作

‧藍牙 2.0 + EDR

‧USB 2.0 (microUSB 介面)

‧microSDHC 支援,最高 32 GB





選這支手機最主要還是「手寫」的功能加上大大的螢幕。

Homework 4 -瀏覽器&搜尋引擎

(1)瀏覽器-firefox


˙特點:

firefox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源。但這個功能只有對於高級用戶才是強大的利劍。對於普通人來說,基本用不到這麼多。





˙優點:

firefox在速度上占了很大優勢——快,尤其是在幾個流覽過的網頁裡切換,因為記入還未被削除。

個性上,firefox可以說非常強。你想怎麼變化都可以,豐富的外掛程式、皮膚,完全可以滿足的個性要求。





˙缺點:

我覺得火狐的介面沒有用的很習慣,我不喜歡網頁上方積一堆東西。







(2) 搜尋引擎-小番薯

˙特點:

介面可愛,很討女生及小孩子歡心。





˙優點:

操作簡單易懂,摸索一下方可上手。





˙缺點:

搜尋的資料太少。

Homework 3 - Web2.0名詞解釋

WEB2.0




出發點:以人為出發點的互連網



知識角度:將這些知識,通過每個用戶的瀏覽求知的力量,協作工作,把知識有機的組織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繼續將知識深化,並産生新的思想火花



內容産生者角度:以用戶爲主,以簡便隨意方式,通過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內容往網上搬



交互性:以P2P為主



技術上:WEB用戶端化,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比如像Ajax技術, GoogleMAP/Gmail裡面用得出神入化。







RSS:

RSS (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是一種可供網路使用者「訂閱」資訊格式,使用者只要知道某資訊的 RSS 位置,就可以透過各種閱讀軟體、客制化首頁(如 MyYahoo! )、 Widget 等工具隨時閱讀最新更新的資訊,不用再定期查閱特定網站,同時可以將自己常看的資訊來源彙整到一個單獨的介面,若要追蹤特定關鍵字的相關資訊,許多 RSS 也能夠提供自訂功能。





(2) WiK:

WiKi包含一套能簡易創造、改變HTML網頁的系統,再加上一套紀錄以及編目所有改變的系統,以及提供還原改變的功能。使用WiKi系統的網站稱為WiKi網站,WiKi網站容許任何造訪網站的人能快速輕易的加入、刪除、編輯所有的內容,而且通常連登入都不必,因此特別適合團隊合作的寫作方式。WiKi系統也可以包括各種輔助工具,讓使用者能輕易追蹤WiKi的持續變化,或是讓眾使用者之間討論解決關於WiKi內容的固有爭議。





(3) Reader:

Reader一般是指檔閱讀軟體,通常情況下是用來閱讀某個特定領域檔的,這一類軟體一般都具備免費使用、基本檔操作的特性。目前Reader一般指代的是Adobe Reader這一款PDF檔閱讀軟體。同時,Reader也可以指代方正Apabi Reader、google reader、Foxit Reader……其它不同的閱讀軟體。





(4) Blog:

Blog(中文稱為"部落格")

是一種常被更新、便於編寫的日記式個人網站。



blog是weblog的簡稱,web是網路,log通常指的是程式或系統運作時,產生的紀錄檔。為了和程式人員常接觸的log區分,所以多半稱為blog─網誌。



Blog的內容可以是輕鬆的個人日誌、隨想雜記或文章發表。

一旦申請此服務後,即可擁有個人專屬的創作站台,在網路世界裡得以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想、心情記事及得到互動。



Blog最大的特色,就是把整個過程簡化到讓一般使用者都能自行創作自己的網站,所以不需懂任何html、程式語碼或frontpage、dreamweaver等需要長時間學習的軟體,只要會編寫電子郵件,就能輕鬆使用Blog服務來建立自己的風格網站。





(5) Podcasting:

Podcasting 是一種網路錄音或是類似的網路音訊軟體。這些錄音內容可以讓人在網路上下載到數位行動設備中,以供人離線或是在其他時間播放這些錄音內容。

這個名詞是由broadcasting(廣播)與webcasting(網路廣播)及iPod所衍生來的,因為許多早期的podcast的聽眾都是使用iPod作為播放的設備(儘管podcasting的概念並不一定只限於iPod與iTunes的應用上)。Podcasting類似一些數位錄影機(DVRs)的概念(如TiVo),可以讓你先將廣播的電視節目錄下來,以便稍後欣賞。





(6)Twitter

Twitter 是即時資訊的一個變種,它允許使用者將自己的最新動態和想法以短資訊的形式發送給手機和個性化網站群,而不僅僅是發送給個人。2006年,博客技術先驅blogger.com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創建的新興公司Obvious推出了Twitter服務。在最初階段,這項服務只是用於向好友的手機發送文本資訊。2006年底,Obvious對服務進行了升級,使用者無需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而可以通過即時資訊服務和個性化Twitter網站接收和發送資訊。





(7) social network:

1-1.何謂social network?

社交網路為社會科學的分支,目的在於檢視人們於社會、經濟、文化等框架(Framework)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初的社交網路理論是指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組織之間,透過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關係的連結,所形成的一個網路性的型態結構,相互之間的關係從親密到疏遠、從同樣興趣的聚落到各式各樣不同的領域。以人為節點(Vertices),框架中的關係做為連結(Edges)來建構社會關係的模型。並藉此分析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互動關係及影響,社交網路就是將人們連結在一起的社會關係網路。


理論基礎上的社交網路包含以下幾個元素:(Haythommthwaite, 2005)

-節點(Actors): 或稱為nodes(即graph裡的vertices),圖形當中的點,表示個體、組織、社群...等

-關係(Relations): 或稱為ties(即graph裡的edges),維繫此種關係的個體(individuals) 都可稱為維繫一種聯結點,如網路連結、友誼、商業夥伴關係...等。每個聯結點的強弱端依照交換資源的數目及類型、交換頻率、及彼此間交換的私密性而定強弱而定 (Marsden & Campbell, 1984)。

而社交網路在網際網路上的應用技術或精神直至今日則分為廣義的解釋與較為狹義的解釋兩種:

-廣義的解釋

1) 廣義的來說社交網路指的即為目前網際網路上的上億個節點型態所構成的網路結構,這些節點同樣地有著原始社交網路的型態,也就是可能代表著個人、代表著組織、公司、團體,而這些節點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串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網路形態,當中的關係不單指現實物理上的網路線的連結,更代表了其中某些特定關係的存在。

2) 廣義的社交網路則可以透過許許多多不同的應用方式存在,例如:以溝通連結的方式,如:Email;即時訊息(Instant messaging)像MSN、Yahoo Messenger、ICQ等;以分享的方式,如:部落格、照片分享網站、P2P軟體,以交友的方式,如:網路交友網站、約會網站、社群網站

-狹義的解釋

狹義的認知,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網站則代表了某種交友網站的新型態,代表一種新的交友型態,不只從使用者的觀點出發,讓個人自訂各自的資訊、資料、版面以外,更延伸讓使用者可以自成群組,使用者可以根據本身的需求、興趣,在這樣的社交網路的網站上進行群組的創建、加入等動作,進一步地群組本身也將延伸各式自己的活動與相關的應用情境。例如:你現在正在找一個工作,但你週遭的朋友並不一定有這樣的工作機會可以提供,但經過社交網路的連結,你可能透過比爾的朋友凱文、凱文的朋友喬治、喬治的朋友麗莎,發現麗莎那邊有個工作機會提供給你,也就是說,早期的社交網路型態由於沒有網際網路的支援,變得較為隱晦不明、且資訊傳遞較難、不易有效益出現,而透過社交網站的運用,則可以讓這樣的連結更加清楚且方便,並且達到迅速有效的資訊傳遞、知識傳播、同儕分享的目的。



1-2 Social networking的由來

-GeorgSimmel(1908)是早期致力於不同形態社交網路」形式(forms)」解釋的學者,但是並未提出一套系統性的實證方法對社交網路進行研究

-Moreno(1934)較有系統地利用德國的形式社會學派觀念和現象觀察的方式進行發掘選擇朋友間的結構,利用實驗、問卷試圖找出行動和關係的結構。他將人類心理層面和結構特色作關連,稱做」社會組態(social configuration)」,並利用社會圖(sociogram),以點表示成員線表示關係呈現這些社會組態的屬性,衡量社會凝聚力和社會壓力。這種技巧稱做」計量社會學(sociometric)」。

-在1940 和1950 年代, 如Bavelas(1948)、Festiger(1949)利用矩陣代數的數學模式建構團體中的以社交網路分析法評估工作團隊知識創造與分享關係結構,Cartwright & Zander(1953)和Harary & Norman(1953)在團體動力研究中,運用圖論(graph theory)建構社會關係,其餘研究學者如人類學家Barnes & Bott,連結性的概念的提出;美國社會學家Homans 則將此概念引入美國社會學的研究潮流中,並提出派系(clique)的概念。

-在1960 和1970年代,White(1963)發展代數模式運用在實證研究上,這和過去僅止於數學模式和概念有重大的進展,進而激發後續學者相關概念和實證的研究。

-到了近十多年電腦技術在資料分析上的進步,使得可以分析較為複雜的大群體,可著重更多複雜指標的計算和具備搜尋網路結構的能力,並以視覺化分析的方式將圖形呈現出來,如UCINET VI(Borgatti, Everett, and Freeman,2002)、Structure 4.2(Burt, 1991)都是社交網路分析法相關應用軟體,這些都使得社交網路分析更加的準確定可以進行更多維度的衡量。

Homework 2 -電腦硬體介紹

一、


(1)CPU:

˙介紹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處理單元」之簡稱,它是使整部電腦 能夠運作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元件。



其作用就是當電腦系統開始運作時,CPU從記憶體內,讀取操作它的軟體的指令與資料,透過ALU運算出結果後存回記憶體,同時由主機板,與外界的I/O週邊溝通,達到資料處理的目的。



˙功能導向

CPU為控制整部電腦運作的中心樞紐,其內部包括控制單元、算術及邏輯單元、暫存器或記憶單元。 略介紹如下:



1.算術及邏輯運算單元(ALU):加、減、乘、除及比較、選擇、判斷等運算。



控制單元(CU):翻譯程式中的指令的解碼功能及協調控制各部門依指令執行使電腦自動化處理資料。



2.記憶單元:儲存目前正要被處理運算的程式或資料,容量以KB為單位。



輸入單元(Input,I/P):接受輸入的資料或程式,以供進一步處理。



如:鍵盤、滑鼠等。



3.輸出單元(Output,O/P):負責將CPU處理結果輸出,輸出於各種輸出設備上,如:印表機、磁碟機等。



4.暫存器(Register):暫時儲存資料,如用來儲存運算的累積器。其功能與記憶體相似。



CPU內部較重要的暫存器:



1.程式計數器PC (Program Counter):負責儲存CPU下一次所要執行的



記憶體位址。



2.指令暫存器IR (Instruction Register):負責儲存CPU所要執行的指令。



3.堆疊指標器SP (Stack Pointer):負責儲存CPU目前使用的堆疊位址。



4.位址暫存器MAR:負責儲存CPU所要存取記憶體資料的位址。



˙主要廠牌

Intel (英代爾) 以及 AMD! Intel。





(2)主機板

˙介紹:

主機板(Mother board或Main board,簡稱MB),因為主機板上通常承載有中央處理器(CPU)與記憶體(RAM),晶片組(Chipset),與其他控制原件,介面擴充槽,輸出入連接頭(I/O)…等主要原素,故稱為母板。



˙功能導向:

主機板的功能主要在承載其他插卡,若沒有插卡的話,其晶片組便多為整合型晶片組,可以將所有卡上的功能全包起來;另外,電腦系統內較重要的功能包括電源供應、蜂鳴器、網路喚醒功能(WOL)以及匯流排的提供等。



˙主要廠牌:

華碩、技嘉、微星。







二、

(1)顯示卡

˙介紹:

顯示卡(Video Graphics Array 簡稱 VGA)在電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程式運行時根據CPU提供的指令和有關數據,將程式運行過程和結果進行相應的處理並轉換成顯示器能夠接受的文字和圖形顯示信號後通過螢幕顯示出來,以便為使用者提供繼續或中止程式運行的判斷依據。



˙功能導向:

就是把電腦計算出來的文字與圖形表現在顯示器上。



˙廠牌:

常見的生產顯示晶片的廠商:Intel、ATI、nVidia、VIA(S3)、SIS、Matrox、3D Labs。 ... 由於ATI和nVidia基本占據了主流顯卡市場。





(2)RAM

˙介紹:

「RAM」,即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之簡稱,屬於電腦之內部記憶體,係用來儲存電腦立刻要用的程式指令或資料。Rma基於易變之特性,可以快速的存取,因此適用於在電腦運算和執行程式的過程中,其隨時存取的是當下執行要用到的程式,而且通常在RAM中出現的,只是當下要用到的程式資料。



˙功能導向:

1.具有快速存取

2. RAM中儲存之資料因電源關閉而喪失。

3. 執行程式時須將該程式載入RAM中。



˙廠牌:

創見 宇瞻 威剛 金士頓。







三、

液晶螢幕

˙介紹:

液晶顯示器(Liquid Cyrstal Display;簡稱LCD)是屬於光電產品中平面顯示器的一種,擁有體積小、質量輕、厚度薄、耗電低、不閃爍、沒輻射等眾多優點,是目前顯示器領域中最被矚目的明星。



˙功能:

液晶螢幕是透過螢幕上的電晶體薄膜,來控制液晶分子的狀態以達到顯像的目的。



˙廠牌:

BenQ CMV ViewSonic。



˙保固比較:

目前國內三大液晶螢幕廠牌對亮點的定義各家也不同,BenQ只針對FP系列提供3年保固,而T、IW、W系列只有一年保固。同時BenQ在保固服務條款上有一項但書,「亮點是所有液晶面板製造廠所避免不了的…只要您所購買的液晶面板在5點以內,即屬於良品」。

奇美的CMV則依產品將保固分為1到3年,但在亮點保固上則註明「您購買之液晶螢幕面板亮點保固3(含)個亮點內,即屬國際認可良品」。至於螢幕中心亮點換貨標準,以螢幕正中心半徑3公分內發現任一亮點,即可換貨,亮點保固30天。







四、

(1)硬碟

˙介紹:

硬碟 (Hard Disk Driver 簡稱 HDD)是電腦最重要資料儲存的地方。硬碟從主機外觀是看不到的。 硬碟的功用是用來儲存大量資料,電腦中的資料絕大部分都是儲存在硬碟中,執行時需要的資料,大部分也是從硬碟讀取。 一旦硬碟損壞,電腦就無法使用任何資料了,所以硬碟是最重要的儲存資料裝置。而硬碟的容量愈大,當然電腦能夠儲存的資料也就愈多。



˙功能導向:

存取資料用。



˙廠牌

IBM、MAXTOR、WD與SEGATE…三星。





(2)隨身碟

同硬碟,攜帶較方便。





(3)記憶卡

˙功能導向:

存放程式的指令和資料的地方。



˙主要廠牌:

創見、金士頓、威剛、sandisk。







五、

(1) DVD燒錄機

˙功能導向:

DVD 燒錄機除了可以燒錄 DVD,也能播放 DVD,也就是一般我們在外面租的 DVD 都能在它上面讀取播放。

也可以把電腦資料以常見的檔案方式寫進 DVD 空片做保存。

市面上所有的DVD 燒錄機都可以往下相容傳統的 CD 片或讀取播放 VCD 影片。



˙廠牌:

先鋒、新力和華碩





(2) DVD碟片

˙功能導向:

用來燒錄或儲存資料以及電腦、DVD光碟機等播放器上播放資料。



˙主要廠牌:

太陽誘電、三菱、威寶。







六、

印表機

˙功能導向:

將文字、數據、圖形輸出在紙上,使用高解析度的紙張(相片紙),更能得高品質的圖像。



˙主要廠牌:

EPSON、HP







七、

數位相機

˙功能導向:

數位相機就是讓影像透過鏡頭投攝到感光元件,感光時間的長短也就是曝光程度的多寡就會影響成像會不會太亮或是過暗;大部份的數位相機一定有全自動的功能,也就是說,使用者只要會按下快門就行,至於曝光的條件就看這一台數位相機當初設計者的設計。

有的相機會有光圈先決、快門先決與全手動的功能,而對於針對初學者設計的數位相機還有各種不同的情境模式,使用者只要依當時的環境選擇適當的情境模式,就能很輕鬆的拍出不錯的照片。



˙主要廠牌:

SONY、CANON、NIKON、卡西歐、富士、CANON、Panasonic。







八、

Notebook

˙主要廠牌:

ACER ASUS HP

˙比較:

HP差在有三年保固機種而其他二個品牌最多二年。







九、

GPS

˙介紹:

全球定位系統( NAVSTAR 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以下簡稱 GPS )原是美國國防部為了軍事 定時、定位 與 導航 的目的所發展,希望以衛星導航為基礎的技術可構成主要的無線電導航系統,未來並能滿足下一個世紀的應用。第一顆 GPS 衛星在 1978 年發射,首十顆衛星稱為 BLOCK I 試驗型 衛星,從 1989 年到 1993 年所發射的衛星稱為 BLOCK II/IIA 量產型 衛星,第二十四顆 BLOCK II/IIA 衛星在 1994 年發射後, GPS 已達到 初步操作能力 ( 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 IOC ), 24 顆 GPS 衛星提供全世界 24 小時全天候的定位與導航資訊。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於 1995 年 4 月 27 號宣布 GPS 已達到 完整操作能力 ( 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將 BLOCK I 衛星加以汰換而 24 顆衛星全部為 BLOCK II/IIA 衛星,之後又發射四顆 BLOCK IIA 及一顆 BLOCK IIR 衛星,成功地滿足軍事實務的操作。由於此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民間應用的需求與日遽增,對於傳統導航方式更有革命性的影響。



˙功能導向:

定時、定位 與 導航。



˙主要廠牌:

環天。







十、

投影機

˙介紹:

首先投影機主要有兩種:請勿任意轉載██

一種是較早的幻燈片投影機(就是只能放單張透明片的那種)

另一種則是可以放視訊影像(動態影片)的設備

˙主要廠牌

LCD、BENQ